-
鱼塘遭强拆损失近 275 万 养殖户维权反被拘 法治何在?
导语一场高压线工程的建设,让湖北大冶养殖户曹华微的鱼塘沦为 “重灾区”。政府部门在未达成补偿协议的情况下强行清场,导致 8.5 亩鳜鱼养殖池被毁、上万条鱼种死亡...
-
关于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新世界集团拖欠农民工工程款3331.8万元的举报信
近日记者得到群众反映并联名向中央巡视组举报,举报内容如下:关于湖南省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新世界集团拖欠农民工工程款3331.8万元的举报信尊敬的中央巡视组领导:我是深圳市临海...
-
破局人才管理困境,蚁销云开启企业与兼职共赢新生态!
破局人才管理困境,蚁销云开启企业与兼职共赢新生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业务人才需求匹配难、管理难的问题尤为突出。而兼职就业群体也...
-
【理响中国】人大代表的“人民性”意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以人民为中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显著优势。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强法治保障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以下简称“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这不仅是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大事,也是加快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事。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主动回应社会期待和民营企业关切,着力完善相关制度机制,既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又注重规范和引导,把党中央、国务院对民营经济平等对待、同等保护的要求用法律制度落实下来,凝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共识,提振民营经济和市场信心,增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发展与时代使命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这一重要要求既彰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赋予其重大的时代价值。...
-
【光明论坛】拧紧“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时隔近12年之后,党中央对这一重要条例进行修订,与时俱进完善多项规定,进一步拧紧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的制度螺栓。特别是在“总则”中,《条例》新增“应当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最新表述,以制度机制固化作风建设成果,这对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具有重要意义。...
-
网络普法看河南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推动网络普法“破圈出彩”
央广网郑州5月28日消息(记者 费权)2025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河南站”活动于5月27日在河南郑州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一部法治历史题材舞台剧《法脉千年》引发热烈反响。...
-
【理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知与发展动力
党的二十大以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科学回答,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巨大成就,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实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发展。...
-
E法黔行|贵州黔东南:法治创新唱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中国日报网黔东南州2月24日电 山间薄雾裹挟着料峭寒意,贵州黔东南的初春伴随着细雨蒙蒙,一个个润物无声的法治实践已经扎根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以旺盛的姿态破土生长。在苗岭侗乡的层峦叠嶂间,从数字化普法基地到民歌传法的千年古寨,从“村超”赛场边的法律驿站到云端直播的普法剧场,贵州黔东南以创新为笔,以文化为墨,在绿水青山间绘就中国法治建设的生动图景。...
-
2025年广西“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座谈会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南宁1月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谢洋)1月8日,共青团广西区委在南宁举办2025年广西“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集中活动座谈会,邀请部分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有关职能部门代表、专家学者、青年代表等,围绕“用好广西红色文化资源,强化青少年精神素养”主题,深入沟通、交换意见、集中协商、凝聚共识。共青团广西区委书记蒙启鹏、自治区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陆宁、自治区政协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专职副主任黄忠官出席会议并讲话。共青团广西区委副书记荣丽伟主持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