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对话:搭建产学研合作桥梁,以创新为引擎助推新疆高质量发展

人民与法 2025-06-17 来源:中国网

6月14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主办的“天山对话:推动新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系列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活动以“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邀请来自全国各界的600余名嘉宾及代表齐聚新疆,围绕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展开对话,为讲好新疆故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和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天山对话:推动新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系列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活动方供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玉苏甫江·麦麦提出席活动并致辞。他强调,科技创新是引领新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期待通过深层次政产学研融合,释放新疆独特资源禀赋与区位优势潜能。

国务院原副秘书长、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李宝荣在致辞中表示,新疆地大物博,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丰厚,七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积累了相当规模和水平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实力。加强创新驱动,可以更好地发挥劳动力、资本、土地、知识、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作用,激发全社会特别是经营主体的活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奇安信科技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在致辞中表示,科技创新是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始终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今年春节以来,DeepSeek的问世、开源,让全球为之一振,更给我国科创领域打了一剂“强心针”,鼓舞着广大科技企业,在“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的外部环境下,奋力实现科技突围。他强调,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场天山对话,带领我国众多顶尖创新力量走进新疆,恰逢其时。立足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将锚定三大方向持续发力,助力新疆续写“边疆变热土”的时代华章。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作主旨报告。(活动方供图)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以《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深入剖析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为新疆抢抓机遇、实现创新跨越式发展提供指引。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以《打造科技创新强引擎激发产业创新新活力携手绘就新时期新疆高质量发展壮美图景》为题作大会主旨报告,并强调要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助力新疆高质量发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底青云,中国科学院院士、柔性电子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黄维,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教授级高工刘合,以及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副总经理裴岷山,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志勇,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马新宾,新疆金正实业集团董事长梁钧,围绕地质勘探、新质生产力、能源开发、生态水务等关键领域发表专题报告。系列报告聚焦新疆产业需求,既把脉产业痛点、洞察前沿趋势,又提出务实解决方案,为新疆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培育提供了新思路。

“天山对话:推动新疆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系列活动开幕式现场。(活动方供图)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王建华主持了开幕式。王建华表示,为深入贯彻关于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指示精神,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我们在新疆举办以“产学研深度融合 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旨在搭建政产学研创新合作的平台,汇聚全国科技、产业与人才资源,为新疆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活动安排了重点项目签约等环节,旨在推动一批产学研合作成果在新疆落地。他表示,期待通过“天山对话”,立足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推动更多创新要素向新疆汇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疆新篇章做出贡献。

活动期间举行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五家西北省会共同组建“西北丝路科创联盟”并签约,旨在打造跨区域创新协同网络;7+1+N技术转移联盟签约仪式上,7所工信部直属高校、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及多方产学研创新主体签约,精准对接新疆技术需求。此外,石河子大学与阿克苏嘉邦肥业有限公司签约,将推动科研成果在农业科技等领域转化落地。

“中国产学研微藻资源农业利用联合实验室”在会上启动。(活动方供图)

“中国产学研微藻资源农业利用联合实验室”“中国产学研丝路化石保护与研究联合实验室”在会上正式启动;“哈工大技术转移中心乌鲁木齐分中心”揭牌,将聚焦新疆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哈工大创新技术实现本地化应用。“千校万企 200项产学研创新成果发布与对接”环节,推动全国高校、科研机构与新疆企业精准匹配,涵盖新能源、生物医药、智慧农业等领域。

活动发布“中国(新疆)产学研深度融合好案例”,包括新疆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商贸物流(集团)有限公司、新疆野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伊帕尔汗香料股份有限公司、石河子大学、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这些好案例呈现了新疆本地创新模式,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提供了实践样本。

当日下午,同期举办了“生态环境保护产学研创新实践案例交流会”“生态治理与数智科技创新交流会”“人工智能+机械工业教育创新发展交流会”,相关与会人员赴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调研考察。

社会与法治网 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信息内容均为网络搜集,注明来源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编辑QQ:3926784847 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