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嘉祥县人民法院打造“法润祥禾•呵护成长”品牌 以司法之光照亮少年成长路
少年如初升的朝阳,承载着未来和希望;如破土的幼苗,更需要呵护和关爱。济宁市嘉祥县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嘉祥法院”)打造“法润祥禾•呵护成长”少年审判品牌,以司法之光照亮少年成长路。“法润”取意 “法如春雨,润物无声”, “祥禾”喻指 “祥瑞之城,青禾茁壮”。“呵护成长”则是嘉祥法院法官们的司法追求,更是他们的庄严承诺。
品牌标识采用红黄蓝三原色,象征多元活力。心形环抱儿童,是用心呵护的初心;天平居中,彰显公平公正的使命;外绕橄榄枝,寄托对少年茁壮成长的美好祝愿。
辅助队伍+柔性司法:协同式参与让司法更具“成长视角”
少年审判不仅是法律裁决,更是心灵修复。嘉祥法院组建法官主导,人民陪审员、家事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协同的“1+3”专业团队,运用 “平和式发问、启发式疏导、鼓舞式教育”, 打造“心灵驿站”,消融对抗情绪,打开涉诉青少年心结。
有这样一起离婚案件:夫妻双方长年在外务工,孩子由年迈的爷爷照看,组织调解时,双方均不愿抚养孩子,将两个孩子留在法庭。为此,嘉祥法院的法官联合调解员、心理咨询师多次到家探访,了解案情、疏导心理,最终,让父母重树责任,孩子走出阴霾。通过这起案件,办案法官深刻认识到:少年审判决不能止步于“结案”,更要走进家庭,走进孩子的内心。2024年以来,嘉祥法院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20余份,开展家庭教育指导50余次,心理疏导130余人次,全力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前端调查+判后帮教:全过程挽救让迷途少年重返正轨
少年审判是“保护性”审判,需要“陪伴式”司法。嘉祥法院建立全周期帮教机制,抓好“三个环节”(庭前、庭中、判后),庭前“四见面”(见学校、见老师、见社区、见家长)溯源犯罪成因,庭中“直击内心”引导悔罪改过,判后“一人一策”联动跟踪帮扶,开启人生新章。
小宇是一名中学生,因一时“兄弟义气”参与打架斗殴,涉嫌寻衅滋事犯罪。庭审前,法官深入小宇就读的学校、生活的社区,见家长、见老师,寻找小宇犯罪的根源;庭审中,法官结合小宇的成长经历,指出违法根源,直击内心深处,教育他从心底真正知错、认罪、悔罪;判决后,制定个性化方案,司法、教育、社区等力量共同参与,持续跟踪帮扶;最终,小宇重新踏进校园,开始了新的生活。
多维联动+源头治理:全链条贯通让保护机制一体融合
未成年人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协同发力、源头防范。嘉祥法院依托府院联动机制,与妇联、教育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建立妇女、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协同合作机制的意见》,健全常态化会商、信息共享、关爱帮教、源头预防“四项机制”,2024年以来,发出司法建议5份,推动“六大保护”深度融合。实行“点单式”普法,选任法治副校长15名,开展“送法进课堂”“萌娃进法庭”等活动30余场,让法治种子在祥城沃土生根发芽。
少年审判是讲情怀的事业,更是“守心”的征程。嘉祥法院将牢固树立新时代少年审判理念,以“法润祥禾”为使命,为少年儿童撑起一片法治晴空,让每一个孩子都在法治阳光下向阳而生、逐光而行!
